联系我们
湖长制领衔湖泊生态保护"互联网+"河湖共治造碧水蓝天
2018年01月09日
北京1月5日电(记者和海佳)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指导意见》,中国湖泊在今年年底前将全面建立湖长制,成为2018年伊始政府送给百姓生活碧水蓝天的“新年礼包”。
目前国内河湖治理已走向科技化、智能化发展,无人机“巡河”、水质监测在线系统、河长制APP等“互联网+水利”河湖治理手段已促进河湖共治日趋走向科技化与网络化。
2800多个湖泊“大管家”赴任河湖共治优化水生态
今年1月起继河长制后,全国各地地方长官将兼任2800多个湖泊的湖长,国家治理环境的决心前所未有。
据《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指导意见》,中国2018年底前所有湖泊将建立湖长制,包括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实施湖泊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各级湖长要通过湖长公告、湖长公示牌、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接受社会监督。
“我国将新开工一批重大水利项目,中央确定的2018年底前全面建立河长制湖长制任务有望提前完成。”水利部部长陈雷表示,目前河长制制度体系和组织体系已经基本建立,河湖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推动解决了一大批河湖管理难题,不少河湖实现了从“没人管”到“有人管”、从“管不住”到“管得好”的转变。
记者了解到,去年在全国湖河治理保卫战中,国内各省市政府为维护河清水绿,勠力同心。江苏省级河长率先集中巡河,推动全省66000多名河长主动认河、治河。北京市“一竿子插到底”,全市落实村级负责人河长4300多名,涌现出当班河长、老街坊巡河队等民间河长1000多名。黑龙江省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河道警长制,实现河道警长和河长配套。
“湖泊一般有多条河流汇入,河湖关系复杂,湖泊管理保护需要与入湖河流通盘考虑、统筹推进。”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教授陆桂明表示,当前中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严峻,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经记者梳理,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已推出一系列保护水资源的管理办法,为河长制与湖长制的推进拉开先奏并奠定基础。
2012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从国家层面对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此外,国家有关职能部门也出台措施,采取行动,开展水环境整治和水污染治理工作。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水环境质量能否改善,成为衡量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以治水为突破口推进转型升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陆桂明称。
生态,湖泊,水资源,建立,建设,推进,治理,国家,文明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