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互联网+水利”实现智慧治水
2018年01月09日
无人机“巡河”、水质监测在线系统、河长制掌上APP智慧软件……伴随互联网和大数据应用,现在国内河湖治理已走向科技化、智能化发展。
“启用无人机后,巡河时我们可从更高的视野、全方位洞察河道情况,就像一只‘天眼’,实时查看河道情况和水质变化的情况。”中国烟台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无人机回传的画面,工作人员可以清晰地查看河道情况,周边养殖场、水面漂浮物、排污口、甚至违章建筑、违法活动都一览无余,“为我们下一步整改提高里强有力的保障。”
目前,“互联网+智慧治水”实现了河湖管理信息化,智慧水利与河长制科技创新成为当下河湖共治的关键与发展方向。
记者注意到,目前发现河流治理问题可拍照上传至手机APP,责任人看后及时处置并反馈结果。近日,北京市通州区的“河长通”APP上线,这一信息化管理平台不仅能提高河长制的工作效率,还可以在三维地图上实时记录河长巡河路线和时间,量化河长履职情况,该“河长通”是北京市首家乡镇级河长制APP。
“逐个湖泊明确各级湖长,促进河湖水治管理科技化、网络化,积极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视频监控等先进技术,实行湖泊动态监管,对涉湖违法违规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早恢复。”在近日召开的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陈雷指出,细化实化湖长职责,健全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落实湖泊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督促各级湖长主动把湖泊管理保护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
据水利部最新统计,2017年全面推行河长制取得重大进展,省市县乡四级工作方案全部出台,6项配套制度基本建立,设立乡级及以上河长31万名、村级河长62万名。
水利,管理,情况,app,无人机,湖泊,河道,科技,责任,智慧
相关新闻